首先我要聲明,我不是醫學方面的專家,有關醫學方面的知識只是我平時學習和積累的結果。這裡我的見解也許不正確,或者不全面。因此希望在評論區提出你的看法和糾正。
基因 DNA
我們生命和微生物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,核酸是细胞遗传的模版。現代醫學和微生物最大的發現就是,遺傳的信息是通過DNA,既脱氧核糖核酸,中含有特殊的代碼來表示的。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是輔助基因RNA,它的基本結構也是類似的螺旋脫氧糖核酸,新冠病毒的基本表現形式為RNA。它們的最基本结构編碼是A,T,C,G,其有规律的排序,決定了生命、生物之整個生命過程:生長,新陳代謝,從出生到死亡。
核酸检测技術是在基因基礎上,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,發起起來的十分成熟技術。根據基因的特徵,核酸檢測可以對疾病細胞和病毒進行判斷和鑑別。
現在全球正處於新冠病毒大傳播的危機時刻,這裡以核酸檢測新冠病毒為例,說明這一技術的原理,理解其可靠性和準確性,檢測影響的因素,從而認識核酸檢測為什麼這麼重要。
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
在疫情爆發的初期,中國的科學家就公佈了發現的新冠病毒DNA基本特徵和結構,我認為這是對世界抗新冠病毒的一重大貢獻。之後,全球的生物、醫學等有關科學工作者和醫藥公司等立即在驗證、檢測和醫治等有關方面進行了研究,全球的精英們正在爭分奪秒研究有關的各種方案。
根據公開的新冠病毒結構,醫學界採用公認的方法是在取出的懷疑對象樣品,然後根據特定的結構連續正向測24次,然後反向24次。
比如說,在一個關鍵基本點鑑別基因,A, T, C, G四種中可能有一基本基因,這樣從數學上來說吻合的機率是1/4, 既 0.25。接著連續測量下一個基本特徵點,兩次能夠吻合的機率為 0.25x 02.5 = 0.065。依此連續檢測 24 次。接著再反向測試 24 次。正反完全吻合則確定為新冠病毒的陽性。
我計算了一下,連續十次是1/4的10次方,機率是0.000000953674316,或者說是0.0000953674316%;如果是24次,這個機率為 3.552713679e-15。這比中大獎的機率要小得多!因此能夠在這麼小的概率中完全吻合,從嚴格科學的角度是完全可以確定懷疑對象是否有新冠病毒的。
影響檢測的因素
另外我還注意到,目前各個國家的檢測方式可能有所不同,這主要是他們能夠得到有關技術支援,設備,檢測人員等各個方面因素決定的。也許有些國家有比中國更為先進的準確和先進方法。應該強調的是,各國的醫療權威機構採用的標準,採樣的方式,設備,專業人員等都決定了測量的準備性。
中國目前的方法是,連續三天測試,都為陰性才能確認無有新冠病毒。
相關議題
另外一個問題是,中國現在目前的發現,有大量的人員沒有任何發熱症狀,表現為健康,但是卻攜帶有新冠病毒。有的人幾天後,14天內,才發現有症狀,甚至有的根本就長期沒有症狀。國外已經發現了這種大量的情況。
鍾南山說,這種長時間沒有症狀或完全沒症狀的情況確實發生,但是是級少,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毒,如何治療,病毒是如何傳染的,目前還在研究中,但是無論有症狀還是外來無症狀的目前隔離標準時間是14天。
如果發現,各國的醫療策略不同。中國最初並不是所有的發熱症狀都要進行檢測,只有經過初步篩選才進行測量,後來所有的發熱都進行測量。到目前,中國和武漢疫情已經大為緩解,但武漢醫院所有要進行非新冠疾病治療的病人,首先一條就是核酸檢測。
我們目前加拿大阿爾伯達省的情況是,即使是發熱,症狀完全符合,症狀輕的,還是留在家裡觀察治療,醫院不收。其原因是費用太高,目前一是經費不足,二是醫療系統無法承受大量要求。
還有發現的是,病毒在許多情況下,尤其是室內,可以存活多達數小時,數天,甚至上週的情況。
因此,中國所採取的居家隔離,限制活動範圍,這是目前最為保守,也是最為安全的措施。現在韓國,西班牙、意大利的發展趨勢開始平穩,這與他們所採取的嚴格隔離和封鎖措施是相關的。
加拿大政府的大力宣傳居家隔離,媒體不斷報導世界各地疫情發展,這會對許多還不在意的加拿大人產生重大影響,希望加拿大的疫情數字不要爆發,保持穩定,能夠下降最好!
為了你,你的家人,你的親朋好友,周圍的所有人員,請保持社交距離,遠離公共場合,Stay Home!
參考
- 檢測大全網站有關核酸檢測的文章:Nucleic Acid Detection
- 維基百科:Coronavirus Disease 2019
- 新冠病毒的特徵和檢測:COVID-19 Primers and Detection Kit
- 美國微生物科學學會新冠病毒的資源庫:Novel Coronavirus(COVID-19) Resources
- 生物科學學習:What is DNA?
- 這是我今天看的一個視頻,此人曾被稱為美國的脆哨人,雖然他的許多觀點我不贊同,他经常爆粗,但是從專業角度來說,我還是認可他提供的內容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